YULING88 发表于 昨天 12:18

小区23部电梯钢绳被割,是否物业纠纷都不能对公共安全下手

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拿公共安全当儿戏
电梯已成人们日常上下楼的重要工具,一旦有人把歪心思动到电梯上,其后果不敢想象。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小区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人为破坏事件,引发热议。据报道,小区内50部电梯中,有23部电梯的钢绳被人恶意切割。经核查统计,小区内共计23部电梯遭不同程度损坏,损坏部位集中于关键承重钢绳。所幸电梯检修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及时发现隐患,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地警方23日发布通报称,已对涉嫌损坏电梯缆绳的犯罪嫌疑人毛某某、高某某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https://d.ifengimg.com/w640_h812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5/024F39B538775CC9F089A88C87ECA81B62FDCCF5_size60_w640_h812.jpg↑钢绳被割。图据极目新闻
近半电梯的关键承重钢绳被切割,如此恶意作案,无异于无差别伤害,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之巨,令人后怕。这不像临时起意的“激情犯罪”,而更像蓄谋已久的“专业手法”。从报道看,在众多钢绳中能选出承重绳切割,有的切口甚至达到钢丝绳直径的三分之一,如未被发觉,极有可能引发轿厢坠落等重大安全事故。
要对23部电梯的承重钢绳逐一下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案工具以及较长的作案时间,还要利用巡逻监控的时间和视线死角。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与动机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受访业主补充了一个重要信息,即该小区刚好更换了物业。10月20日,原物业公司曾发公开信,称投入百万元改造后仅两月,小区再开大会聘新物业,质疑没有契约精神,称遭“物闹”干扰,被迫退场。业主方则称因该公司服务不好,所以业委会重新选聘了新物业公司并于21日入场。
从这些细节来看,物业纠纷应是事实。在新旧物业交接之际,发生骇人听闻的破坏电梯事件,时机蹊跷得让人生疑。比如业主就猜测“涉案的毛某某是原物业负责管理电梯的工作人员”,原物业一工作人员则否认称,“不认识毛某某”,这是诬告。不过媒体报道了一个细节,目前原物业公司负责人正在接受调查。
真相究竟如何,嫌疑人毛某某、高某某是不是原物业公司人员,尚需警方进一步调查。若确系物业纠纷,一切当依法而为,谁违背契约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因一时气愤而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明显走偏了。
无论如何,23部电梯钢绳受损,这已非民事纠纷,而是刑事案件。刑法明确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钢绳维修、更换费用若达到数额较大或数额巨大标准,或还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好在有惊无险,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此事也警示我们,如何用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杜绝类似极端警情,以制度纾困让民间纠纷限制在对话沟通的法治环境下。具体到电梯安全方面,可引入更智能、全面的技术监控,预警、示警更科学及时,以技术升级保障公共安全;同时居民避险自救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如这次业主的警觉性起了重要作用。而最重要的是,须以公正执法对向电梯下手的“法盲”补补法治课。从严震慑,以儆效尤。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拿公共安全当儿戏。
来源:红星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区23部电梯钢绳被割,是否物业纠纷都不能对公共安全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