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网站首页
二手转让
新闻速递
吃喝玩乐
社会舆论
情感物语
分类信息
BBS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欧浪新闻网
»
分类信息
›
生活论坛
›
新闻速递
›
已致13人死亡!传染力堪比新冠!咳断肋骨眼睛出血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已致13人死亡!传染力堪比新冠!咳断肋骨眼睛出血
[复制链接]
320
|
0
|
2024-4-1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罗马尼亚
文/常荣山 凤凰网《CC情报局》 特约专家核心提要:
1.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激增到32380例,其中13人死亡。
2006-2013年,中国百日咳年报告病例数为3000例以下。
但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在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等多国都有上升趋势。
中疾控主任沈洪兵提醒,中国当前的百日咳防控要引起重视。
2. 百日咳传播力极强。
据权威研究显示,早期的新冠病毒传播力接近6个人,百日咳为11-17人,麻疹可达12-18人。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病程一般为2-3月,故称“百日咳”,但实际发病时长有长有短。
初期病征与伤风感冒相似,可能伴有反复剧烈的咳嗽、结膜出血、眼周淤血,严重可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百日咳的发病年龄高峰已从6个月以下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但婴幼儿感染更容易引起重症,家庭成员相互传染是最常见感染方式。
3. 预防百日咳的最佳方案是接种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无法产生终身免疫。
专家提示,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平时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适当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可预防百日咳,患者确诊后要及早隔离,切断传染源。
百日咳六十天致13人死亡!今年前两月全国录得3.2万宗感染,超去年同期近23倍在国内近乎绝迹的“百日咳”疫情,近期来势汹汹,引发新一轮大规模感染。
3月最后一天,百日咳致13人死亡的消息,登上热搜,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关于家人感染“百日咳”致“眼睛出血”以及“咳断肋骨”的报道。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共报告了17105例百日咳,比2023年12月多了7979例,是去年同期的近32倍。
2024年头两个月全国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数量激增,达到了32380例,其中13人不幸死亡。
多地防疫部门也均报告近期感染患者住院率升高,甚至有医生在接受受访时,称有病人咳断肋骨。
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在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60-70年代,“百日咳”年发病率100/10万-200/10万。
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接种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2006-2013年,全国百日咳年报告病例数为3000例以下。
但近年来,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却逐年递增,即使是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也出现了“百日咳”反弹的现象。
3月27日,菲律宾卫生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菲律宾全国已报告40例百日咳死亡病例。
澳州、美国、希腊、丹麦、比利时、捷克、挪威、西班牙、瑞典等国都处在百日咳的流行期。
今年前两个月,百日咳突然的爆发性增长与死亡个例,已引起中国疾管部门警惕。
中疾控主任沈洪兵指出,当前的百日咳防控应引起重视。
自2014年以来,我国的百日咳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和2023年的病例数分别达到了38295例和37034例。
尽管百日咳很早被纳入免疫规划,但是时至今日发病数还在上升,我们需要考虑调整免疫规划政策的思路,还是改变疫苗的成分。
百日咳传播力堪比新冠!眼睛出血是“百日咳”并发症!发病年龄高峰已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
百日咳没有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病患多半是5岁以下儿童,好发年龄主要在6个月以下婴幼儿中,其他年龄层病患大多症状轻微。
但是百日咳传播力极强。
根据专业研究显示,百日咳的传播力为11-17人,麻疹可达12-18人,而早期的新冠病毒传播力接近6个人。
患者初时可能没有特别病征,只会流鼻水、打喷嚏、轻微发烧和咳嗽,病征或与伤风感冒相似。
刺激性咳嗽在1-2周内逐渐转为阵发性,发作具有以下特征:反复、剧烈的咳嗽,表现为无吸气间隔的反复咳嗽,可伴有特征性的啼声或尖锐的吸气哮喘。
故在一些地方被称为“鸡咳”。
6个月以内婴儿、已接种疫苗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通常没有典型的哮咳或阵发性咳嗽。
百日咳病程最长可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但百日咳的病程不一定恰好就是一百天,短的几天,长的两个月,一般4-6周。
感染百日咳整个病程可能几乎没有肺部体征。
而一旦进展到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可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婴幼儿感染后症状通常较为严重,特别是 6 个月以下的婴儿更是重症高危险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脑病变、脑出血、死亡。
据报道,有孩子因为咳嗽太厉害,导致结膜出血、眼周淤血,最终确诊百日咳。
而眼睛出血是“百日咳”咳嗽剧烈引起的并发症。
百日咳长期以来被认为只发生于儿童。
根据近30年来国外对“百日咳再现”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疫苗前时代不同,青少年和成人已成为百日咳的主要发病人群。
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多表现为轻症,常未就诊,即使就诊,因缺乏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原因常被漏诊、误诊。
因此,临床应高度关注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问题,对可疑患者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实现早诊断。
只有加强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病例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婴儿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据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窦志芳介绍,百日咳发病率上升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
人体可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对百日咳的免疫力,但这两种免疫力都不能持续终生。
疫苗产生的百日咳特异性抗体一般持续4至12年。
青少年、成年人疫苗效力下降后,可能再度感染。
国家卫健委组织修订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指出,百日咳发病年龄高峰已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
青少年、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患病后症状往往不明显,从而可能成为隐匿性传染源,感染婴幼儿。
二是近年来诊断标准不断改进、监测系统更加完善。
相比于之前通过细菌培养、PT抗体检测,目前百日咳的诊断还纳入了核酸检测,有条件诊断的医院或机构显著增多,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病例数增多。
据 WHO 估计,近年来,全球每年百日咳发病五千万例,死亡三十万例,其中 95%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大规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百日咳已从过去的“儿童-青少年/成人”传播模式转变为“青少年/成人-儿童”传播模式,大部分患者患病源于家庭成员的相互传染。
百日咳疫苗接种5年效力下降,12年后抗体消失!耐药率飙高,大环内酯已非首选?如何预防?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百日咳诊疗方案》指出,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预防百日咳的最佳方案是接种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
当前常见的百日咳疫苗有两类:基于灭活百日咳鲍特菌制成的全细胞疫苗(DTwP)和基于高度纯化的选择性细菌抗原制成的无细胞疫苗(DTaP)。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百白破疫苗是用于婴幼儿的DTaP。
现在美国已经上市两款 Tdap 疫苗:Boostrix 和 Adacel,但目前未在中国大陆上市。
据相关数据,自2020年以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下降,这与现在的流行有相关性。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0年7月15日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前四个月,完成三剂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人数大幅减少,这是全球近28年来首次出现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下降。
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是关键,对于婴儿,在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家长应遵从疫苗接种规范按时带孩子完成全流程接种。
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但这不代表疫苗接种无效。
中疾控主任沈洪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接种疫苗还是自然感染,百日咳都无法产生终身免疫。
但是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仍然是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目前对于调整百日咳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正在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第一剂百日咳疫苗在6周龄且不晚于8周龄开始接种,6月龄内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随后完成1剂次加强免疫;学龄前儿童在5岁左右加强1剂次;青少年时期在10岁左右加强1剂次;成年后在20岁左右加强1剂次,以后每10年进行1剂次加强;对于孕妇,建议在每次妊娠的孕中期或孕晚期进行1剂次加强。
另外,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有明确接触史的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婴幼儿看护者、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应接种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的治疗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患者确诊后要及早隔离,切断传染源。
隔离期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21天。
长期以来,以阿奇霉素、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百日咳治疗及预防的首选抗菌药物。
但近年来关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的研究屡见报端,美国等多国也有关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报道。
国内有研究认为对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后细菌清除率高,可以考虑用于治疗耐药株感染的2月龄以下小婴儿。
对疑似病例可以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发病1-2周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同时有学者建议,大于2月龄的儿童和成人,若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的禁忌症、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或感染耐大环内酯类的菌株,可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
同时,易感人群应做好日常防护。
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适当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愿大家安度过百日咳高发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spainadmin
6万
主题
15
回帖
2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4544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新闻速递
吃喝玩乐
情感物语
社会舆论
图文推荐
马德里千年历史小镇被评为最便宜 买别墅只要七万欧元
14 分钟前
马德里市警局长涉嫌隐瞒撞伤女童事故,被批推责并拒绝接受调查
17 分钟前
言语逼迫停火 行动推进占领 以军恐令加沙变为“人间炼狱”
昨天 09:53
每天扯1000多碗,重庆扯面大爷表情失控引关注,本人发声:现在手都是肿的
昨天 09:52
马德里大区“五月二日”庆典:雷雨阳光交错,民众坚守致敬英雄精神
前天 09:07
热门排行
1
西班牙家暴拉响全国警报!一尸两命 就要生育的孕妇被杀死
2
华商为毒贩洗钱2600万欧元 西意两国警方逮捕78人(组图)
3
西班牙警方逮捕为移民办假住家证明和假结婚的犯罪首脑
4
又有食品店遭遇打劫,47岁业主被歹徒刺伤
5
马德里拉丁帮血腥仇杀 一年轻人被刺20多刀
6
一名18岁女子在马德里Usera公园被秘鲁男子强奸
7
马德里一名18岁男子遭遇严重刀伤 警方逮捕三名嫌疑人
8
西班牙下月开始申报个税 哪些人要报和不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