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中方的请柬后,特朗普对华态度明显软化,他不仅对中国说了不少“好话”,还解除了一些的对华制裁,并持续释放与中方进一步解除的信号,真的想要“一改前非”?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则白宫发布的公告似乎表明,特朗普的举动似乎另有原因,具体情况如何?
近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他不仅解除了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喷气式发动机等方面的对华制裁,还同意将H20芯片卖给中国。
而在当地时间7月16日,特朗普在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后,更是公开夸赞:“我认为中国一直在帮助我们,解决芬太尼这个持续多年的可怕情况”。特朗普的这些举动,一改他此前对华强硬的立场,被不少人认为是“体面地投降”。面对这个情况,准备访华的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中美都有双方想要的东西”,这说明特朗普政府终于意识到,美国离不开中国。

但在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白宫确认的一个情况,则给出了特朗普态度变化的另一个原因。就外界对特朗普健康问题的质疑,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表示,特朗普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其实在今年2月,很多人就注意到,特朗普手部一直有瘀青,怀疑他健康存在问题。而这次确认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风险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而提升。这也提醒国际社会,特朗普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他这次入主白宫的年龄,比拜登上台时还要大。虽然特朗普在公开场合的活跃态度,让人们“暂时忘记”这一天,但他确实没有多少时间了。因此,在对华“关税战”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后,特朗普迅速释放缓和信号,有可能是他“没有时间进行持久博弈”。

不过,特朗普现在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和资源来解决,“赶时间”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比如在本月,得克萨斯州发生洪水灾害,特朗普政府对此态度很冷淡,莱维特甚至用“上帝的旨意”来撇清责任,想要把事情搪塞过去。然而,民主党人怎么会放过这个对特朗普发难的机会?在7月17日,就有20个民主党州联合发起诉讼,要求特朗普政府恢复涉及数十亿美元资金的防灾减灾计划,他们指责特朗普为了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将这个计划“砍掉了”,因此对得州洪灾毫无办法。而且,民主党人在近一周内,已经对特朗普政府发起3次诉讼,涉及医疗、教育、关税等。这些情况,势必会严重阻碍特朗普政府的施政,让他更没有时间完成想要做的事。

而且,美国的综合实力也在肉眼可见地下滑,使得特朗普施政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比如此前在南海发生故障的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美国时隔数月才声称“该潜艇撞上了海底山脉”。但对精锐部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失误,美军只字不提。然而,“康涅狄格”号被拖入修船厂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修复工作,虽然美国国会追加了5000万维修资金,但该潜艇至少要在2026年才可能重回现役。作为美军仅有的3艘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造价已经与福特级航母相当,但如此重要的舰艇一直没有修复完毕,凸显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也让美军很清楚,他们难以应对比冷战时期的苏联更强大的“对手”。
在这些情况下,特朗普只能对中国释放缓和信号,希望他能真正作出改变,不要执意让“恶斗”局面持续下去。毕竟太平洋很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
来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