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走访湖南: 从1925到2025,从革命圣地到研发高地

[复制链接]
查看20 | 回复0 | 昨天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罗马尼亚
(欧浪网实习记者 陈恺祺湖南长沙报道)2025年8月26日,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正式启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华媒代表们先后走进中联重科现代化厂房和橘子洲头历史景观,完成了一场从当代智能制造到百年革命精神的时空穿越。


智能工厂,中国智造的速度与效率

海外华媒高层一行首先参观了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的全流程挖掘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这里涵盖了下料、焊接、机加、涂装、装配、调试6大全流程生产工序。

通过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这里平均每6分钟可下线一台挖掘机。

在表演区,灵活的滑移装载机跳着华尔兹,挖掘机表演着叠高脚杯、穿针引线等精细操作,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直呼“太精彩”。
图片_20250901131823.jpg

橘子洲头,百年时光的感悟与回望

午后,代表团抵达橘子洲头。阳光洒在粼粼湘江水面,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巍然屹立。这座以1925年青年毛泽东形象为蓝本创作的雕塑,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瞻仰。人们凝望着雕塑,或沉思,或追寻,既在汲取精神力量,也在探索历史深意。
图片_20250901131832.jpg

夜幕降临时,代表团再次造访橘子洲头。灯光映照下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更显庄严神圣。湘江两岸璀璨的灯光秀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在此完美交融。往来穿梭的游船,从不同视角展现着橘子洲夜晚的独特魅力。

从1925到2025,新时代的湖南故事

1925年,时年32岁的毛泽东在此写下《沁园春·长沙》,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之问。百年后的2025年,湖南已发展成为科技创新高地,各地游客穿梭于橘子洲头,在日与夜的交替中,感受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中联重科,海外华文媒体看到了湖南的现代制造业实力;在橘子洲头,他们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种安排很有意义”一位参观者说(看编一个谁上去),“让我们既看到了湖南的现在,也理解了湖南的过去。”

如今的长沙,不仅完好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已成为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企业彰显着湖南智造的卓越水准,与橘子洲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从1925到2025,百年变迁宛如湘江水,奔流不息。海外华媒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在智能制造与革命精神交相辉映的新时代,他们将继续以笔为桥,连接中国与世界,向全球讲述更加真实、动人的中国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