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女子追回被假短信诈骗的近9千欧元 切记这样避免诈骗

[复制链接]
查看9 | 回复0 | 昨天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罗马尼亚
华新报-欧浪新闻10月3日(马德里 薛校书)加泰隆尼亚《先锋报》报道,巴塞罗那一名女子成功追回了被骗走的8620欧元,这起诈骗案通过银行假短信实施,最终在西班牙消费者组织OCU的介入,以及欧洲议会法规和西班牙刑法的支持下得以解决。

据悉,这名女子收到了一条冒充其银行BBVA的手机短信,内容称其账户正在被取款,并要求她紧急拨打一个手机号码。她拨打电话后,诈骗分子以帐户安全为由要求她提供个人和银行帐户信息,骗子利用这些机密资料进行了两笔欺诈转账,分别为4400欧元和4220欧元。这类诈骗方式被称为“短信钓鱼”(smishing),与电子邮件钓鱼(phishing)类似,但通过短信实施。

意识到上当受骗后,这名女子立即报案,并向其银行BBVA要求返还被骗资金。但银行最初拒绝了她的申诉,理由是“客户自己的错误”,并坚持认为保护个人账户信息是客户自身的责任。被银行拒绝后,女子向西班牙全国消协组织OCU寻求帮助,她也是OCU会员。经过消费者组织OCU的调解,以及BBVA银行客户权益协会的介入,最终促使银行改变态度,返还了全部被骗资金。

全国消协OCU指出,本案适用于欧洲法规的相关规定,欧盟法规认定不仅未经授权的支付属于欺诈行为,即便用户被心理操控下被迫同意的支付同样构成欺诈。此外,OCU还提醒,西班牙刑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在错误认知下同意了支付,该同意同样无效。消费者组织强调:“任何在欺骗作用下进行的支付都不能被视为授权,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承担责任,向用户全额退款。”

在这个手机银行时代,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和日新月异,通过短信或邮件实施“钓鱼”骗局是非常常见的手法。

必须牢记的是,银行方永远不会给客户发短信或电话,以安全维护为由要求客户提供其机密信息和帐户密码,也不会给客户一个网页链接要求客户更新或填写密码。一些官方缴费、罚款也如是,例如交通部门或市政府永远不会通过发短信并附上一个链接来要求用户付款。

(欧浪新闻信息来自西班牙政府官方、埃菲社及世界报、国家报等当地主流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