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不再是“老男人的事”:西班牙230万人陷入住房与生活危机

[复制链接]
查看5 | 回复0 |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罗马尼亚
1762613637236.png

华新报欧浪新闻8日消息(记者/海川)在马德里的街角、公园或废弃空地上,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他们的处境被社会忽视,也被刻板印象所掩盖。54岁的Pilar自今年3月起睡在Alonso Martínez地铁站附近的角落里。她感叹道:“当社会把你当成废物看待时,你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一文不值。”据天主教慈善机构Cáritas估计,目前西班牙约有四万人露宿街头,但由于各城市统计标准不同,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更令人担忧的是,无家可归女性比例已上升至26%。


然而,专家指出,还有一类“隐形的无家可归者”更难被看到。Cáritas马德里社会排斥事务负责人解释:“他们可能没有睡在街头,但正在面临被驱逐、勉强维持房租、甚至租下一张与他人共睡的床。”这些人被称为“床位租客”,他们无法满足最基本的健康和食物需求。“这也是无家可归,只不过看不见。”如果将这些群体一并计算,西班牙受无家可归影响的人数已飙升至约230万人。

与公众普遍印象中“年长男性、酗酒或吸毒者”的形象不同,如今的无家可归群体已显著年轻化、多元化。根据全国社会救助网络Faciam的数据,超过一半(51.9%)的受助者是移民、寻求庇护者或刚从青少年保护系统满18岁被迫独立的年轻人。

21岁的Ayoub来自摩洛哥,他2019年游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西班牙飞Ceuta,在马德里街头流浪了三个月。“那是最难熬的时期,下雨、寒冷、没有食物。”后来他得到了Cáritas的帮助,现在一边学习一边梦想能成为一名园丁或理发师,“只要能租下一间房,我就能重新开始。”

37岁的秘鲁男子Edgar则因在秘鲁政府部门工作遭受威胁,被迫逃离。他在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T4航站楼露宿多日。“从有工作、有房的人,到必须在机场睡觉,是一种屈辱,但如果不逃,就会被杀。”他说,他在那里遇到的“许多西班牙人也处境相同:失业、不稳定、难以维生”,打破了“无家可归等于移民”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可能陷入这种境地。”苏萨娜补充道。皮拉尔就是一例。她曾在San Sebastián de los Reyes与女儿一起生活,房贷按时缴了11年,但突然失业、储蓄耗尽,最终在今年春天失去了住房。她回忆:“刚流落街头时只能吃超市扔掉的过期食品。”后来在Luz Casanova基金会找到帮助,不仅获得了食物和卫生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援助。“当别人重新以人的身份尊重你时,你才有勇气继续活下去。”

据Cáritas数据,西班牙无家可归群体中相当一部分(约17.9%)的女性是家庭暴力受害者,2%感染艾滋病毒,另有2.6%患有长期疾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也在增加,他们因健康或社会排斥等原因难以重返劳动力市场,“这些人你可能每天都在地铁里见到,却完全认不出他们的处境。”

马德里市政府方面则认为无家可归现象“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根据2024年数据,市区登记的露宿者为116人。然而,Faciam指出,光是去年一年,首都社会救助网络就服务了超过4000名无家可归者,其中越来越多为18至23岁的年轻人。市府统计还显示,2024年市政救助网络共接待2110人,在1192个庇护床位中有明显流动,意味着部分人已重返社会。

来自秘鲁的Briguitte就是成功脱困的例子。她于2022年来到西班牙,曾在马德里露宿三周,后通过社会组织获得酒店服务工作。她希望未来能读大学,“找到稳定收入、有自己的家,生活得更安心。”而来自委内瑞拉、现年51岁的Lenin仍在街头生活,但正在参加社会护理课程,他说:“这是我重新开始的机会。”这也是所有无家可归者共同的梦想——有一天能再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家。(20MINUT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