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网站首页
二手转让
新闻速递
吃喝玩乐
社会舆论
情感物语
分类信息
BBS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欧浪新闻网
»
分类信息
›
生活论坛
›
新闻速递
›
法立正:免密支付背后的安全隐患,权益受损需要警惕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法立正:免密支付背后的安全隐患,权益受损需要警惕
[复制链接]
357
|
0
|
2024-3-29 1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中,网络购物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便是其中之一,它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购物体验,使得支付过程更加迅速和便捷。然而,正如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的遭遇所揭示的,这一功能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李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无论是因疏忽未设手机锁屏密码而导致手机丢失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免密支付”购买商品,还是孩子通过“免密支付”功能轻松购买玩具或游戏装备,甚至网络诈骗分子利用“免密支付”功能盗刷消费者账号,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那么,为何在明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大众还是选择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通过随机采访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我们发现年轻一代主要看重其便捷性,认为它能够节省时间。而年龄稍长的消费者则往往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默认开通,更不用说如何取消这一功能了。
事实上,“免密支付”功能的开通往往伴随着一些服务的使用,如租借充电宝、共享单车、酒店信用住等。这些服务一旦使用,就默认开通了“免密支付”并在客户选择相应的支付渠道后,授权商户自动扣款。一些网购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也往往不够明显,以至于其他说明的字号提示“是否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有的甚至是“默认开通”选项,消费者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此外,一些平台还通过立减几元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然而,与开通时的便捷相比,取消“免密支付”功能却并不那么容易。往往需要进行6步以上的操作才能完成,这使得消费者在想要取消该功能时感到困惑和不便。
那么,这种“被免密”的现象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如果商家在没有明确告知并获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这确实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免密支付”功能虽然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确保在充分了解其功能和使用风险的前提下做出选择。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商家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确保自身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YULING88
5万
主题
0
回帖
1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59508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新闻速递
吃喝玩乐
情感物语
社会舆论
图文推荐
西班牙个体户施压 要求改善个体户失业补助和减轻税负
昨天 21:54
华人被警方击毙案:死者是救人英雄 可能因误会导致悲剧
昨天 21:54
西班牙宣布受大火影响地区为灾难区 各种补助、减税等将启动
昨天 21:52
特朗普称将允许60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不久或访华
昨天 19:45
德国工业岗位持续流失 汽车业一年内裁五万多人
昨天 19:38
热门排行
1
西班牙家暴拉响全国警报!一尸两命 就要生育的孕妇被杀死
2
华商为毒贩洗钱2600万欧元 西意两国警方逮捕78人(组图)
3
西班牙警方逮捕为移民办假住家证明和假结婚的犯罪首脑
4
又有食品店遭遇打劫,47岁业主被歹徒刺伤
5
美方退出加沙新一轮停火谈判,称哈马斯没有“真诚行事”
6
马德里拉丁帮血腥仇杀 一年轻人被刺20多刀
7
19岁大学生失联18天:曾告诉女友“在越南玩”,母亲怀疑其被骗出国,警方回应
8
一名18岁女子在马德里Usera公园被秘鲁男子强奸